欢迎访问专升本社区
[注册]
自考专区

QQ社群

微信社群

微信扫码咨询
《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注册
密码或短信登录点这里
微信扫码登录/注册
其他方式登录
手机注册
扫码登录点这里
其他方式登录
手机注册
用户协议

专升本社区是一家为广大升本学子提供全国专升本政策,考试大纲,备考信息,报名考试时间,考试科目,复习资料,升本专业,升本院校等信息的资讯类网站。本网站为了保护网络信息安全,保障用户合法权益的同时为广大学员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将严格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收集您的个人信息和需求。承诺在本网站中收集到的您个人信息将受到严格的保护,为了使您能得到优质的服务,仅限于向专升本社区网站总部及您所在地区分校教务人员提供您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联系电话、就读院校),并承诺将严格保护,不得向任何第三方泄露或披露,并确保不对您造成骚扰。 如您选择线上咨询平台上的升本在线服务,即表示您完全知晓并同意上述专升本社区网站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和方式和范围,请填写您的个人信息;如您不同意,您可选择退出本网页,选择其他方式了解升本在线服务。

本网站收集、使用用户信息规则: 


1、本网站收集用户信息仅限于结合教育考试院政策,根据所在地区不同,为用户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


2、本网站工作人员对在业务活动中收集的公民个人信息将严格保密,不向与本机构无关的任何他人提供用户的个人信息。


3、本网站已经并将采取最新的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确保信息安全,防止在业务活动中收集的公民个人电子信息泄露、毁损、丢失。


4、本网站加强对机构工作人员对个人信息使用权限的管理,发现违规泄露、散布用户个人信息的,将立即停止传播该信息,并对工作人员按规定进行处罚。


5、用户如发现泄露个人身份、散布个人隐私等侵害其合法权益的网络信息,有权要求本机构删除有关信息或者采取其他必要措施予以制止。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刊载的各类形式(包括但不仅限于文字、图片、图表)的作品仅限于为广大学员提供更多信息及更优质的服务,仅供用户参考。对于访问者根据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做出的一切行为,除非另有明确的书面承诺文件,否则本网站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2、本网站及其雇员一概无需以任何方式就任何信息传递或传送的失误、不准确或错误对用户或任何其他人士负任何直接或间接的责任。


3、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4、本网站若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请致函或来电告之,本网站将立即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全国统一来电400-023-1785;全国统一邮箱kf@hlsjy.com。


5、以上声明内容的最终解释权归专升本社区网站所有。

隐私政策

感谢您信任并使用专升本社区的服务!我们根据最新的法律法规、监管政策要求,更新了《用户隐私政策》。 本次更新进一步明确了我们如何收集和使用您的信息以及如何存储您的信息。请您仔细阅读并充分理解以下条款,特别提醒您应留意本《用户隐私政策》中加粗形式的条款内容。如果您不同意本《用户隐私政策》,您可能无法正常使用我们的产品、服务。

希望您仔细阅读并充分理解本《用户隐私政策》,了解在使用我们的产品和服务时,我们如何收集、使用、存储、处理和保护这些信息,以及我们为您提供的了解、控制这些信息的方式,以便您更好地了解我们的产品和服务并作出适当地选择。


如您使用或继续使用我们的产品和服务,表示您同意或/和已征得您的父母或监护人的同意(若您为未成年人)按照本《用户隐私政策》收集、使用、储存、处理和保护您的信息。


本《用户隐私政策》主要向您说明如下信息:


1. 我们如何收集和使用您的信息


2. 我们如何存储您的信息


3. 我们如何使用Cookie以及同类技术


4. 我们可能向您发送的信息


5. 您如何了解和控制自己的用户信息


6. 我们如何保护您的个人信息


7. 本《用户隐私政策》的适用范围


8. 本《用户隐私政策》如何更新


9. 如何与我们联系


 


1. 我们如何收集和使用您的信息


1.1 我们将根据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按照如下方式收集您在使用服务时主动提供的或因为使用服务而产生的信息,用以向您提供服务、优化我们的服务以及保障您的帐户安全。


1.2 您在注册、登录时提供的个人信息及我们的使用方式:


(1) 如您用其他方式注册、登录专升本社区相关产品时,我们会收集手机号码、密码。如您仅需浏览、搜索等功能,您不需要注册或登录,亦无需提供以上信息。如您不提供手机号码,将无法使用我们的服务。


(2) 如您以第三方帐号(如微信等帐号)登录专升本社区相关产品时,我们会收集您第三方帐号的个人信息(包括头像、昵称及您提供的其他信息),您可以在关联登录页面选择是否授权或新建个人信息。 我们和第三方将以去标识化的方式验证,这个过程中我们收集到的验证信息除前述头像、昵称及您提供其他信息外,无法识别特定个人身份的信息。我们需要您确认通过第三方帐号登录前已经在第三方完成实名认证。如您不同意第三方帐号登录,将无法使用第三方帐号登录验证功能,但不影响您使用我们的其他服务。


(3) 我们收集手机号码、微信等帐号是用于为您提供帐号登录服务以及保障您的帐号安全。


1.3 您在产品或服务中主动提供的信息及我们的使用方式:


(1) 如您在个人资料编辑时提供的昵称、头像、性别、学校、地区、报考城市、考试类型、真实姓名、电子邮件、个人简介。这些资料将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您并为您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2) 如您使用观看视频、直播、试题纠错、使用反馈、课程分享、学习笔记时,我们会收集您通过前述服务所上传或下载的信息,这类信息包括搜索关键字、发布和回复的评论、文字、标签。


(3) 如您使用客服等用户响应功能时,您可能需要提供您的手机号码、QQ号码或您向我们主动提供的其他联系方式,我们收集这些信息是为了核验您的用户身份信息、调查事实、帮助您解决问题,如您拒绝提供可能导致您无法使用我们的客服等用户响应功能。我们亦会保存您与我们的客服沟通信息和回复内容。


1.4 我们在您使用我们的产品和服务时获取的信息及我们的使用方式:


1.4.1 为保障您正常使用我们的产品和服务,维护我们产品和服务的正常运行,改善及优化您的服务体验并保障您的帐号安全,我们会收集您的下述信息:


(1) 日志信息:当您使用我们的产品和服务时,我们可能会自动收集相关信息并存储为服务日志信息。如登录帐号、IP地址、搜索记录、收听观看记录、网页浏览记录、服务故障信息等。


1.5 我们会根据以上在您使用产品或服务时获取的信息开展数据分析和研究,改进我们的内容布局和推广效果,为商业决策提供产品或服务支持。


1.6 其他用户分享的信息中含有您的信息及我们的使用方式


如其他用户发布的笔记、回复中可能包含您的信息。我们将无法修改其他用户的信息,如实展示可能包含您的信息。如您认为侵犯您的个人信息,请您通过下述第11条投诉方式和联系方式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1.7 请您理解,我们向您提供的功能和服务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如果某一功能或服务未在前述说明中且收集了您的个人信息,我们会通过页面提示、交互流程、网站公告等方式另行向您说明信息收集的内容、范围和目的,以征得您的同意。


1.8 关于个人信息和个人敏感的提示


上述的个人信息和个人敏感信息,我们会尽最大努力保护您的信息,若您不提供该信息,您可能无法正常使用我们的相关服务,但不影响您使用服务中的其他功能。若您主动提供您的个人信息和个人敏感信息,即表示您同意我们按本《隐私政策》所述目的和方式使用您的个人信息和个人敏感信息。


 


2. 我们如何存储您的信息


2.1 存储信息的地点


我们遵守法律法规的规定,将境内收集的用户个人信息存储于境内。目前我们不会跨境传输或存储您的个人信息。将来如需跨境传输或存储的,我们会向您告知信息出境的目的、接收方、安全保证措施和安全风险,并征得您的同意。


2.2 存储信息的期限


一般而言,我们仅为实现目的所必需的最短时间内或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下存储您的个人信息,并在超出个人信息保存期限后对您的个人信息进行删除或匿名化处理。但在下列情况下,我们有可能在遵守法律法规规定的前提下,更改个人信息的存储时间:


(1) 为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2) 为遵守法院判决、裁定或其他法律程序的规定;


(3) 为遵守相关政府机关或法定授权组织的要求;


(4) 为执行相关服务协议或本《隐私政策》、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为保护们的客户、我们或我们的关联公司、其他用户或雇员的人身财产安全或其他合法权益所合理必需的用途。


(5) 其他法律法规规定或您另行授权同意的情形。


2.3 存储信息的方式


我们会通过安全技术保护措施存储您的信息,包括本地存储、数据缓存、数据库和服务器日志。


2.4 当我们的产品或服务发生停止运营的情形时,我们将采取合适的方式(例如推送通知、站内信、公告等形式)通知您,并在合理的期限内删除或匿名化处理您的个人信息。


 


3. 我们如何使用Cookie以及同类技术


Cookie 和同类技术是互联网中普遍使用的技术。当您使用专升本社区及相关服务时,我们可能会使用相关技术收集您的信息。我们使用 Cookie 和同类技术主要为了实现以下功能或服务:


3.1 保障产品与服务的安全、高效运转:我们可能会设置认证与保障安全性的 Cookie 或匿名标识符,使我们确认您是否安全登录服务,或者是否遇到盗用、欺诈及其他不法行为。这些技术还会帮助我们改进服务效率,提升登录和响应速度。


3.2 帮助您获得更轻松的访问体验:使用此类技术可以帮助您省去重复您填写个人信息、输入搜索内容的步骤和流程(例如:表单填写)。


您可以通过浏览器设置拒绝或管理Cookie以及同类技术的使用。但请注意,如果停用Cookie,您可能无法享受最佳的服务体验,某些服务也可能无法正常使用。


 


4. 我们可能向您发送的信息


4.1 信息推送


您在使用我们的产品和服务时,我们可能向您发送提醒、声音和图标标记,以及电子邮件、短信等其他方式的推送通知。 您可以在设备的设置等相关页面选择取消。


4.2 与产品和服务有关的公告


我们可能在必要时向您发出与产品和服务有关的公告。 您可能无法取消这些与产品和服务有关、性质不属于广告的公告。


 


5. 您如何了解和控制自己的用户信息


5.1 我们将尽一切可能采取适当的技术手段,保证您可以了解、更新和更正自己的注册信息或使用我们的服务时提供的其他用户信息。在了解、更新、更正和删除前述信息时,我们可能会要求您进行身份验证,以保障帐户安全。一般情况下,您可随时修改自己提交的信息,但出于安全性和身份识别的考虑,您可能无法修改注册时提供的某些初始注册信息、验证信息及认证信息。


5.2 如您不希望您的部分信息被我们获取,您可以通过关闭设备权限的方式停止我们获得您的个人信息。您开启下述权限即代表您授权我们可以收集和使用该权限相应的个人信息来为您提供对应服务,您关闭前述权限即代表您取消了授权,我们将不再基于对应权限继续收集和使用相关个人信息,也无法为您提供该权限所对应的服务,但不影响您使用我们的其他服务。但是,您关闭权限的决定不会影响我们此前基于您的授权所进行的信息收集及使用,但您可以通过第5.3条内容删除有关记录:


5.3 在您使用专升本社区期间,为了让您更便捷地控制您的个人信息,我们在产品和服务设计中为您提供了相应的操作设置,您可参考下面的指引进行操作。


5.3.1 访问个人信息:


您可以在【个人主页】-【头像】-【编辑资料】进行查询、访问、更正您的头像、昵称、性别、生日、地区、个性签名、兴趣爱好。


 


6. 我们如何保护您的个人信息


6.1 为保障您的个人信息安全,我们在合理的安全水平内使用各种安全保护措施来保障您的信息,防止数据遭到未经授权访问、公开披露、使用、修改、损坏或丢失。例如,我们使用加密技术(如SSL)、匿名化处理等手段来保护您的个人信息。


6.2 我们建立专门的管理制度、审批流程和组织确保信息安全。例如,我们严格限制访问信息的人员范围,要求他们遵守保密义务,并进行审查。


6.3 我们鼓励我们的工作人员学习信息安全知识、提高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意识,并定期或不定期对我们的工作人员进行信息安全培训。


6.4 若不幸发生个人信息泄露等安全事件,按照法律法规要求,我们会启动应急预案,阻止安全事件扩大,并及时告知您:安全事件的基本情况和可能的影响、我们已采取或将要采取的处置措施、您可自主防范和降低风险的建议、对您的补救措施等。我们将及时将事件相关情况以邮件、信函、电话、推送通知等方式告知您,难以逐一告知用户时,我们会采取合理、有效的方式发布公告。同时,我们还将按照监管部门要求,主动上报个人信息安全事件的处置情况。


6.5 互联网环境并非百分之百安全,当出现下列非因我们过错而对您的信息造成泄露及由此造成的损害结果,我们无需承担任何责任:


(1) 任何由于黑客攻击、计算机病毒侵入或发作、因政府管制而造成的暂时性关闭等影响网络正常经营之不可抗力而造成的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用或被篡改等。


(2) 在使用专升本社区的过程中链接到其它网站或因接受来自第三方的服务所造成之个人资料泄露及由此而导致的任何法律争议和后果。


(3)如您在使用专升本社区(例如笔记、评论等)的过程中主动公开、上传、发布或向第三方提供您的个人信息的,其他用户可能会收集您的个人信息。


 


7. 本《用户隐私政策》的适用范围


7.1 我们的所有产品和服务均适用本《用户隐私政策》。但某些产品或服务可能会有其特定的隐私政策适用条款,该特定隐私政策适用条款更具体地说明我们在该产品或服务中如何处理您的个人信息。除非有特殊说明,若本《用户隐私政策》与该特定产品或服务的隐私政策适用条款有不一致之处,请以该特定隐私政策适用条款为准。


7.2 请您注意,本《用户隐私政策》不适用由其他公司或个人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如果您使用第三方的产品或服务,须受该第三方的隐私政策而非本《用户隐私政策》)约束,您需要仔细阅读其政策内容。


7.3 本《用户隐私政策》为《用户服务协议》及相关协议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用户隐私政策》内的名词定义参照《用户用户服务协议》,适用于专升本社区相关服务。


 


8. 本《用户隐私政策》如何更新


8.1 随着我们的服务范围扩大,我们可能适时更新本《用户隐私政策》的条款,更新内容构成本《用户隐私政策》的一部分。如更新后的《用户隐私政策》导致您的权利发生实质改变,我们将在更新前通过显著位置提示或以其他方式通知您,为避免您不能及时获知更新,请您经常阅读本《用户隐私政策》。


8.2 无论何种方式,若您继续使用我们的服务,即表示同意受更新后的《用户隐私政策》约束。


8.3 更新后的《用户隐私政策》将以更新日期为生效日期,并取代之前的《用户隐私政策》。


 


9. 如何与我们联系


若您对本《用户隐私政策》有问题、意见、建议,或者与用户个人信息安全相关的投诉、举报,您可以通过全国统一来电400-023-1785;全国统一邮箱kf@hlsjy.com等方式与我们进行联系,我们将在收到函件并验证您的用户身份后尽快予以回复。

专升本社区 > 自考资料 > 2020年河北省普通高校专科接本科教育考试 中医学专业考试说明(一)
2020年河北省普通高校专科接本科教育考试 中医学专业考试说明(一)
来源:专升本社区
浏览次数:2520
收藏次数:0
发布时间:2020-12-31 16:43
我要收藏
摘要
2020年河北省普通高校专科接本科教育考试 中医学专业考试说明(一)

河北省普通高校专科接本科教育考试

中医学专业考试说明

第一部分:中医基础理论

Ⅰ.课程简介

一、内容概述与要求

论和应用包括(精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笔,全15075钟。40302020

20 分,论述题20 分,合计为150 分。

Ⅱ.知识要点与考核要求

一、绪论

(一)知识要点

1.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1)中医学的基本概念。

2)中医学的学科属性:具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属性;受中国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是


多学科交互渗透的知识体系。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①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

②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条件。

③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方法。

④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3)中医学理论的继承与创新。

3.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1)整体观念。

2)辨证论治。

①病、证、症的概念。

②辨证论治的基本概念。

③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

④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4.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

(二)考核要求

1.掌握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辨证论治的概念及相关内容。

2.熟志、;了医学、中

二、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一)知识要点

1. 精气学说

1)精与气的基本概念。

2)精气学说的主要内容。

①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精气构成万物的机理;精气的存在形式。

②精气的运动与变化:气的运动及其形式;气化的概念与形式。

③精使

④天地之精气化生为人。

3)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2.阴阳学说

1)阴阳的概念。

①阴阳的基本概念。


②事

2)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①阴阳对立制约:包括阴阳相互对立、制约和排斥,但双方既对立,又统一。

②阴阳互根互用:包括阴阳互为根本和相互资生。

③阴阳交感与互藏:升降交感的概念、机理和意义;互藏的概念与意义。

④阴阳消长:阴阳消长的概念与形式。

⑤阴阳转化:阴阳转化的概念、机理与形式。

与平阳自的概义;衡的维系制。动规

3应用面:人结构、生能、

3.五行学说

1)五行的概念。

①五行的基本概念。

②五性特性。

③事物和现象的五行归类。

2)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

①五行相生与相克:相生与相克的概念、次序;母子关系及所胜与所不胜关系。

②五行制化和胜复:制化的概念、规律和意义。

③五行相乘与相侮:相乘与相侮的概念、次序、形成原因和相互关系。

④五行的母子相及:母病及子与子病及母的概念及规律。

3)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4.中医学的思维方式。

注重宏观观察、注重整体研究、擅长哲学思维、强调功能联系。

(二)考核要求

1.掌握精、气的基本概念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2.掌握阴阳的基本概念、事物的阴阳属性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3.掌握五行的基本概念、五行特性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4.掌握理解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能解决实际的简单问题。

5.了解中医学思维方式的主要特点。

三、精气血津液神

(一)知识要点


1.精

1,是

2)人体之精的代谢:精的生成、贮藏与施泄。

3)人体之精的功能:繁衍生命、濡养、化血、化气、化神。

4)人体之精的分类: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脏腑之精与生殖之精;各精的构成和基本功能。

2.气

1)人体之气的基本概念:无形而运行不息的极精微物质。

2)人体之气的生成。

①生成之源:由先后天之精化生,并与吸入的自然界清气相合而成。

②气的生成与脏腑功能的关系:肺、脾、肾等脏在气的生成中的作用。

3)人体之气的运动与气化。

①气动:形式;脏

②气化:气化的概念;气机与气化的关系;气化的形式。

4)人体之气的功能。

①推动与调控作用:阳气的推动作用与阴气的调控作用。

②温煦与凉润作用:阳气的温煦作用与阴气的凉润作用。

③防御作用:一身之气(正气)的防御作用。

④固摄作用:固摄精、血、津液等液态物质的作用。

⑤中介作用:是生命信息的载体,是脏腑形体官窍之间相互联系的中介。

5分类次结宗气脏腑

3.血

1)血的基本概念。

2)血的生成:血液的化生之源及相关脏腑功能。

3)血的运行:影响血液运行的因素及相关脏腑机能。

4)血的功能:濡养;化神。

4.津液

1)津液的基本概念:概念及津与液的区别。

2)津液的代谢: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及相关脏腑的功能。

3)津液的功能:滋润濡养;充养血脉;调节机体体温。

5.神

1)人体之神的基本概念:包括广义之神与狭义之神的基本概念。

2)人体之神的生成:精气血津液为化神的物质基础。


3)人体之神的分类。

4)神的作用:调控气与精血津液的代谢;调控脏腑经络的生理机能;主宰人体的生命活动。

6.精气血津液神之间的关系

1系:(气血、为气养气

2)气与津液的关系:气能生津;气能行津;气能摄津;津能生气,津能载气。

3)精血津液之间的关系:精血同源概念;津血同源概念。

4)精气神之间的关系。

(二)考核要求

1.掌握人体之精的基本概念、代谢、功能及分类。

2.掌握人体之气的基本概念、生成、运动与气化、功能及其分类。

3.掌握血的基本概念、生成、运行和功能。

4.掌握津液的基本概念、代谢和功能。

5.掌握神的基本概念、生成和作用。

6.掌握气与血、气与津液、精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7.了解精气神之间的关系。

四、藏

(一)知识要点

1.藏象学说概论

1)藏象的基本概念。

2)藏象学说的形成。

3)藏象学说的特点:以五脏为中心构成五个生理病理系统,并与自然环境相通应。

4)脏腑分类及各自的生理特点。

5)脏腑精气阴阳的概念与作用。

2.五脏

1)心。

①主要生理机能:主血脉;主藏神。

②生理特性:主通明、心气下降。

③与

2)肺。

①主要生理机能:主气,司呼吸;主行水;朝百脉,主治节。

②生理特性:肺为华盖;肺为娇脏;主宣发肃降。

③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3)脾。


①主要生理机能:主运化;主统血。

②生理特性:主升举;喜燥恶湿。

③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4)肝。

①主要生理机能:主疏泄;主藏血。

②生理特性:肝为刚胜;肝主升发。

③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5)肾。

①主要生理机能: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主水;主纳气。

②生理特性:主蛰守位,肾气主升。

③与志、关系

3.六腑

概说:七冲门的部位和作用;六腑的共同生理特点。

1)胆。

①生理功能:贮藏和排泄胆汁,主决断。

②胆为奇恒之腑。

2)胃。

①生理功能:主受纳水谷,主腐熟水谷。

②生理特性:胃气下降;喜润恶燥。

附:胃津、胃气、胃阴、胃阳的生理作用。

3)小肠。

①生理功能:主受盛化物,泌别清浊,主液。

4)大肠

①生理功能:主传化糟粕,主津。

5)膀胱。

①生理功能:汇聚水液,贮存和排泄尿液。

6)三焦。

①六腑三焦(有形之实体,是水液由肠道渗入膀胱的通道)。

②部位三焦(生理机能:通行诸气和运行津液;上、中、下三焦部位的划分及生理特点: 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

③辨证三焦(温病的辨证纲领)。

4.奇恒之腑

1)脑。

①概述:为髓海,为元神之府,主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②生理机能。

2)女子胞。

①主要生理机能:主持月经,孕育胎儿。

②与脏腑癸、

5.脏腑之间的关系

1)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2)腑与腑之间的关系。

3)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4)五脏与奇恒之腑之间的关系。

(二)考核要求

1.掌握藏象的基本概念,脏、腑及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理解五脏精气阴阳的概念。

2.掌握五脏的主要生理机能、生理特性,及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3.掌握六腑的主要生理机能和生理特性。

4.掌握脑和女子胞的主要生理机能。

5.掌握脏与脏、脏与腑、腑与腑之间的关系。

6.了解藏象学说的形成和特点。

7.了解心包和命门学说。

五、经络

(一)知识要点

1.经络学说概述

1)经络的基本概念。

2)经络学说的形成。

3)经络系统的组成。

2.十二经脉

1)十二经脉的名称。

2)十二经脉的走向交接规律。

3)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4)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

5)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

6)十二经脉的循行部位。

3.奇经八脉

1)奇经八脉的主要生理机能。

2)奇经八脉的循行部位和基本机能。

4.经别、别络、经筋、皮部


5.经络的生理功能和应用

1)经络的生理功能。

2)经络学说的应用。

(二)考核要求

1.掌握经络的概念、经络系统的组成。

2.掌握十二经脉的名称、走向交接规律、分布规律、表里关系、流注次序和大体循行路线。

3.掌握奇经八脉的概念、主要功能,督脉、任脉、冲脉、带脉的循行和基本功能。

4.掌握经别循行分布特点:离、合、出、入。

5. 掌握经络的生理功能。

6.了解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循行路线和基本功能。

7.了解经别、别络、经筋、皮部的基本概念和功能。

8.了解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六、体质学说

(一)知识要点

1.体质学说概述

1)体质的概念:包括体质的结构、体质的特点和体质的标志。

2)体质学说的形成和发展。

2.体质的生理学基础

1)体质与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的关系。

2)影响体质的因素:包括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

3.体质的分类

1)体质的分类方法。

2)正常体质分类及其特征。

4.体质学说的应用

(二)考核要求

1.掌握体质的概念,正常体质的分型和特征。

2.了解体质的生理学基础及体质学说的应用。

七、病因

(一)知识要点

概说:病因和病因学说的概念;病因学说的源流简介;病因学说的特点:辨症求因。

1.六淫

1)六淫的概念及共同致病特点。

2)六淫各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

①风邪: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善行数变,主动,为百病之长。

②寒邪:阴邪,易伤阳气,其性凝滞、收引。


③湿邪: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其性重浊、粘滞、趋下。

④燥邪:其性干涩,易伤津液、侵袭肺脏。

⑤暑邪:阳邪,其性炎热趋上,易伤津耗气,生风动血,易扰心神,易致疮痈。

⑥火(热)邪:其性炎热、升散,易伤津耗气,多挟湿邪。

2.疠气

1)疠气的基本概念。

2)疠气的致病特点:发病急骤,病情重笃;传染性强,易于流行;一气一病,症状相似。

3)影响疠气产生的因素。

3.七情内伤

1)七情的基本概念:包括七情与七情内伤的基本概念。

2)七情与内脏精气的关系。

3)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直接伤及内脏;影响脏腑气机;多发为情志病;影响病情变化。

4.饮食失宜

1)饮食不节:过饥;过饱。

2)饮食不洁。

3)饮食偏嗜:寒热偏嗜;五味偏嗜;食类偏嗜。

5.劳逸失度

1)过劳:劳力过度;劳神过度;房劳过度。

2)过逸:包括体力过逸和脑力过逸。

6.病理产物

1)痰饮。

痰饮的基本概念;痰包括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

①痰饮的形成:包括原因和机理。

②痰广

2)瘀血。

瘀血的基本概念,注意与血瘀概念的区别。

①瘀血的形成:病因和机理。

②瘀血的致病特点:阻滞经脉气血;累及多个脏腑;易致中风、气脱。

③瘀血致病的病症特点:刺痛;出血;肿块;青紫;舌脉改变。

3)结石。

结石的基本概念。

①结石的形成:原因和机理。

②结特点:病,病一;;多肝、


7.其地病因

1)外伤:包括外力损伤、烧烫伤、冻伤、虫兽所伤等。

2)诸虫:包括蛔虫、蛲虫、绦虫、钩虫、血吸虫等。

3)药邪。

4)医过。

5)先天因素:包括胎弱,胎毒等。

(二)考核要求

1.掌握病因的概念及病因学说的特点。

2、疠点,

3.掌握七情的概念,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理解七情与内脏精气的关系。

4.掌握饮食失宜、劳逸失度的致病规律和特点。

5.掌握痰饮、瘀血基本概念及各自的形成机制和致病特点,掌握结石的致病特点。

6.了解结石的概念及形成。

7. 了解外伤、诸虫、药邪、医过和先天因素的致病概况。

八、发病

(一)知识要点

概说:发病的概念;发病学说的概念、源流。

1.发病原理

1)发病的基本原理:正气与邪气的概念及在发病中的作用。

2)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环境、体质和精神状态。

2.发病类型

1)感而即发。

2)伏而后发。

3)徐发。

4)继发。

5)合病与并病。

6)复发。

(二)考核要求

1.掌握发病的基本原理。

2.掌握各发病类型的概念及引起疾病复发的机理。

3.了解影响发病的因素。

九、病机

(一)知识要点

概说:病机的概念、层次结构;病机学说的概念、源流。


1.基本病机

1)邪正盛衰。

①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

②邪正盛衰与疾病转归。

2)阴阳失调。

①阴阳偏胜。

②阴阳偏衰。

③阴阳互损。

④阴阳格拒。

⑤阴阳亡失。

3)精气血的失常。

①精的失常:精虚、精瘀的病机。

②气的失常:气虚与气机失调。

③血的失常:血虚、血瘀、血热、血寒的病机。

④精气血关系失调。

4)津液代谢失常。

①津液不足。

②津液输布排泄障碍。

③津液与气血关系失调。

5)内生“五邪”。

①风气内动。

②寒从中生。

③湿浊内生。

④津伤化燥。

⑤火热内生。

2.疾病传变

概说:传变的概念。

1)疾病传变的形式。

①病位传变:包括表里出入;外感病传变;内伤病传变等。

②病性转化:包括寒热转化与虚实转化。

2)影响疾病传变的因素:包括体质因素、病邪因素、地域因素、气候因素和生活因素等。

(二)考核要求

1.掌握病机的基本概念,了解病机的层次结构。

2.理解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和疾病发展转归的关系。

3.掌握阴阳偏胜、偏衰、互损、格拒、亡失的病机。


4.掌握精气血失常和津液代谢失常病机。

5.掌握“气血关系失调”和“津液与气血关系失调”。

6.掌握内生“五邪”的病机。

7.掌握疾病传变的基本概念;理解病位传变、寒热转化、虚实转化的具体规律。

十、防治原则

(一)知识要点

1.预防

预防的概念、治未病的概念及其与养生的关系。

1)未病先防:养生以增强正气,并避免邪气侵害。

2)既病防变:早期诊治和先安未受邪之地。

2.治则

治则的基本概念,治则与治法的区别,治则与治法的层次结构;治病求本的概念。

1)正治与反治。

2)治标与治本。

3)扶正与祛邪。

4)调整阴阳。

5)调理精气血津液。

6)三因制宜。

(二)考核要求

1.掌握预防、治未病的基本概念和及其包含的内容。

2、治本、、调

3.理解治病求本与正治反治、治标治本、扶正祛邪、调整阴阳、三因制宜等治则之间的关系。

4.了解调理精气血津液等治则。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真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索,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推荐阅读